点击:[]
(艺术学院供稿)7月7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延边大学主办,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延边大学2025年阿里郎非遗传承人研修班在我校艺术学院音乐厅开班。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田云鹏、校党委副书记张玉红出席开班仪式。
田云鹏表示,“阿里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朝鲜族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在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遗产之一。此次举办专题研修班,正是深入贯彻国家非遗传承体系建设要求,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举措。
张玉红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次研修班依托高校规范培训体系,旨在提升传承人专业技能与保护能力,助力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智渊主持开班仪式,艺术学院领导班子及研修班全体教师、学员参加开班仪式。
研修班为期一个月,参加人数为20人,其中省内学员19人、省外学员1人;朝鲜族15人、汉族4人、回族1人,充分体现了非遗传承的广泛性与多元性。通过研培,学员们能够深入理解非遗内涵,拓宽视野,增强本领,不断提升传承与创新能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一审:张宇锋二审:杜有三审:陈艳玲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田云鹏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张玉红讲话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智渊主持开班仪式
合 影
全 景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八届双年会暨“全球南方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举办
延边大学与吉林大学开展人才工作专项交流活动
延边大学青岛校友会举行成立二十周年庆典
延边大学举行纪念“九一八”事变94周年座谈会
延边大学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延边大学召开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专题会
延边大学学子获评全国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世界近代史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延边大学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