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区域国别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开幕

2025年07月31日

点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供稿)7月29日上午,由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联合相关单位主办的“区域国别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学术研讨会开幕。校党委书记杜锐,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韩东育,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李花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杜锐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集思广益、深入交流,分享区域国别学视野下中外关系史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探索跨学科、跨文化、跨语种、跨国别的中外关系史研究新路径,切实为服务新时代中国外交、深化全球治理提供宏大叙事的历史视野和实践支持。延边大学将以研讨会为契机,深入挖掘区域国别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研究内在潜力,进一步完善“边疆+国别+历史”的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机制,着力打造具有全球预警和分析研判能力的高端智库,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外关系史知识谱系、理论架构和学术话语体系,为更好地服务强国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更大力量。

韩东育表示,多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与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等方面形成了良好合作关系。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延边大学长期深耕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区域研究领域,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语言优势与学术资源。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聚焦研讨主题,推动中外关系史研究迈上新台阶,进一步丰富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内涵和方法体系,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李花子表示,自区域国别学正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我国区域国别学的研究和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具有悠久的区域国别与中外关系史研究历史,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院校的交流合作,推动培养一批研究区域国别学的中青年学者,利用优势平台促进区域国别学的发展。

韩东育、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锦绣、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丁柏峰、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宗勋依次作题为《东亚国际关系的可测与不可测》《西域社稷祭祀与华夏认同》《考古材料所见青海史前交通开辟》《东亚汉字文化圈再思考》的主旨报告。

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区域国别与中外关系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60余人出席研讨会。开幕式由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杰主持,主旨报告由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姜秀玉主持。

研讨会为期2天,主题为“区域国别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联合主办单位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历史地理研究室,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外关系史研究所。研讨会设有分论坛6场,与会人员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发表与讨论。

一审:张宇锋二审:杜有三审:陈艳玲

校党委书记杜锐致辞

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韩东育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李花子致辞

开幕式现场

合影

(摄影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