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延边大学组织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2025年09月03日

点击:[]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延边大学组织全校师生收看直播盛况,共同回望峥嵘岁月,致敬抗战英烈,深刻领会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并分享观礼体会与担当。

校党委书记杜锐:

历史昭示未来,奋斗铸就辉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强调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铭记历史,就要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缅怀先烈,就要以革命先辈为镜砥砺初心;珍爱和平,就要坚定维护来之不易的发展环境;开创未来,就要将历史启示转化为前进动力。

作为我党较早布局在东北边疆的“国门高校”,延边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守教育报国初心,担当立德树人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高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把红色基因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坚决扛起教育戍边责任,聚焦稳边固边兴边的时代课题,切实回答好“强国建设,延大何为”“东北振兴,延大何为”的高教答卷,为教育强国和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延大力量。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艳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华儿女众望所归的精神归属。延边州作为革命老区,无数英雄儿女曾在这里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延边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将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育人实践之中,包括首任校长朱德海在内的30多名创校先贤都经历了战火洗礼和革命淬炼,作为新时代的延大人,我们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化广大学生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引领全体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吉林高质量发展、为边疆繁荣稳定贡献延大力量。

我校赴京观礼代表金松兰:

作为一名来自祖国边疆国门高校的教师,能够代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现场观礼,倍感振奋和自豪。阅兵现场氛围庄重热烈,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把观礼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悟及时传达到学校师生,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阅兵活动所展现的国威军威,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融入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强化思想引领,夯实思想根基,以实际行动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践行者和促进者,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部长 林雪梅:

今天,我校师生共同观看了振奋人心的阅兵仪式。天安门广场旌旗飘扬,受阅部队军容严整、意气风发,集中展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辉煌成就。这场阅兵成为广大青年立志报国的一次“思政必修课”与“国防教育课”,我们将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强国担当。作为祖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将军训作为新生教育第一课,通过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国防观念、锤炼意志品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勇气与开拓创新的智慧,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决扛牢巩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守护国家安全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冯阳: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使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要永远铭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加深刻意识到接续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际行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为民族团结进步、兴边富民、东北全面振兴、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赵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不仅是对80年前中华民族付出巨大民族牺牲所取得的伟大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更是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推进民族复兴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举措。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能够让我们回看历史、反思历史,从历史中获得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忘来时路,抗日战争的历史时刻警醒我们,只有自身更强大,才能维护好世界和平,中华民族才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我们要把阅兵激发的民族自信融入思政课堂,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转化为“强国有我”的青春实践,引导学生在百年变局中把握历史主动,练就过硬本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艺术学院团委书记 王宇新:

观看盛大的阅兵仪式,令人心潮澎湃。铿锵的步伐,不仅是国家力量的展示,更是民族意志的凝聚。阅兵式展现的强国气象,归根结底源于教育沃土孕育的万千栋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延边大学创建于1949年,于百废待兴中扎根边疆,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淬炼担当,始终与国同行。这份“国门高校”的红色基因与家国情怀,正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身为一名延边大学教师,我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光荣。站在学校发展的新征程,唯有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宏图,方能不负先辈筚路蓝缕的征程,不负时代澎湃向前的洪流,让我们以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初心,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全部力量。

农学院2022级园艺专业 于滨源:

当受阅方阵迈着铿锵步伐接受检阅时,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我不禁热泪盈眶。从军经历让我对这场盛典有着更深刻的共鸣,军旅生涯赋予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雷厉风行的作风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观看阅兵仪式,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军队的强大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也让我更加坚定决心,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要继续保持军人本色,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带着军营赋予的坚韧与担当,在成长成才道路上继续攻坚克难、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退伍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的誓言,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美术学院2022级环境设计专业 孙庆豪:

今天我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当受阅队伍接受检阅时,我仿佛看见抗战先辈们浴血冲锋的身影。他们用爱国情怀、民族气节与必胜信念换来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作为退役复学的大学生,我曾参与河南抗洪抢险、监狱搬迁任务。抗洪时,我们扛沙袋用身体堵决口,只为护住百姓家园;监狱搬迁任务中,我们严守纪律确保安全,那时的坚守,正是对先辈“保家卫国”精神的传承。如今回到校园,我的“战场”变成了课堂。我会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发挥退役军人优势,参与学校国防教育,为同学们讲述先辈故事、从军经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23级社会学专业 房桐宇:

在荧幕前观看阅兵仪式,当受阅方阵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当战旗方队扬起浸染岁月的旗帜,作为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我,心中涌动着双重情愫——既是曾身着戎装的军人,也是传承抗战精神的青年。伟大抗战精神是烈士浴血奋战的坚守,是先辈们用生命筑起的民族脊梁。曾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的日子让我懂得,这份坚守从不仅仅是历史书里的文字,而且更是烈日下持枪的挺拔、风雨中站岗的执着。如今虽脱下军装,可“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从未褪色,就像抗战时期的军民,无论身处前线还是后方,都将以己之力护家国安宁。阅兵仪式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精神的接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要以学识为笔书写报国篇章,更要以抗战精神为炬,在各自岗位上扛起责任,让先辈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在新时代依旧闪耀光芒。

外国语学院2025级朝鲜语专业 李昀泽:

观看阅兵仪式,对刚刚入学正在军训的我们,是一场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阅兵彰显了中国如今强大的国防实力和以硬核的国防传递和平决心。军训中淬炼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坚韧意志,以及“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优良作风,将成为我们未来学习生活的行动指南。作为一名新生,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刻苦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积极面对一切挑战和困难,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把青春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让奋斗绽放最绚丽的光彩,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一审:高子愉 二审:杜有 三审:陈艳玲

集体观看现场

(摄影 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