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不懈追求 照亮奋斗人生——记全国模范教师、我校朝汉文学院朝鲜语专业张英美教授

张英美简介

张英美,女,朝鲜族,中共党员,1972年生,朝汉文学院朝鲜语专业教授、文学博士,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讲的《韩国语入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填补了全国同类专业网络课程建设的空白。近5年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级教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曙光初照,她将早已烂熟于心的授课内容又重温了一遍,心里想着,把授课内容再丰富一些,把前沿知识再拓展一些;夜幕降临,她抱着厚厚的学生上交的论文,心里想着,要更深入地挖掘学生们的论文思路,提出更具体的修改建议。她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在自己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着,一干就是20年。青春、热血、汗水融进了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融进了她的奋斗之路。因为她知道,这是她的初心、她的梦想,也是她锲而不舍的人生追求。她就是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朝鲜语专业张英美教授,今年刚被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了“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求学之旅:结缘延大 扎根边疆

走进她的办公室,一排书架映入眼帘,满满的摆放着朝鲜语教育教学的书籍,书架上错落的摆放着张英美老师和学生们的合影。

1972年10月24日,张英美出生在吉林省辉南县。家里姊妹众多,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她没有选择继续读高中,而是直接转读了梅河口市海龙师范朝师班。原本打算毕业后就回到家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然而一个悄然而至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1992年毕业前夕,张英美在全班46名学生中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获得了保送延边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1992年9月10日,这对于她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她带着无限憧憬来到了延边大学,就读于朝文系。从此结缘延大,开启了新的人生征程。

说到这里,张英美不禁感慨道:“我来延边之前,用朝语的机会不是很多,因此刚到延边,我的朝鲜语说的不是很流利,于是我每天提早起来一个半小时,坚持朗读朝文版吉林日报,我想我坚持阅读的习惯应该是在那个时候养成的。”张英美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她十分珍惜这一次继续深造的机会,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因为学习成绩优秀,有着乐于奉献的品格,张英美成为了朝文系历史上第一位女学生会主席,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这也为她以后从事学生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毕业后她考上了延边大学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学习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学无止境,路在脚下。1999年,张英美获取硕士研究生学位后留校任教,成为一名朝鲜语专业的老师。但她并没有停止求学的脚步,又在职攻读了延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学位。任教期间,她作为访问学者公派到韩国延世大学和韩国国立首尔大学进行课题研究和交流学习。先后12次参加了国内外教师业务培训。回忆起读研的时光时,张英美感慨地说:“我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时期的导师是金柄珉教授,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金柄珉教授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他对事业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踏实做人的风格以及深厚的学识水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

科研探索:感恩延大 回馈母校

张英美一直对母校充满了感恩之情,她总说是延边大学给了她一个发挥自身价值的平台,让她能学有所长,从事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从1999年留校至今,张英美先后担任了朝鲜语专业的党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2017年被聘为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优秀青年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命题专家、中国韩国(朝鲜)语教育研究学会副秘书长等职务。20年来,她始终奋斗在教学一线,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工作。学校要求教师每年的教学工作量是160学时,而张英美每年都完成了平均400多学时的教学任务,但她还不觉得累。就如她自己所说:“多给学生讲授一节课自己也就多收获一节课的内容,因为教学相长啊!”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她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朝鲜语人才,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看着自己的学生在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张英美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张英美不仅在教学中业绩突出,在科研方面也是硕果累累。她主持编写了9部朝鲜语系列教材,为国内朝鲜语教育教学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全国同类专业公认的领军人物之一。张英美以朝鲜语精读系列课程为主线,撰写了一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顾的《基础韩国语》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先后再版5次,被50多所高校使用,被入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其参与编写的《韩国文学史纲》成为全国高校韩国语专业的文学类通用教材。同时,她还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应用韩国语专业、西安语言学校分别编写基础阶段朝鲜语系列教材4部,为全国同类专业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将作为零起点的在线课程打造成为非通用语种网络视频在线课程的典范,负责的《韩国语入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填补了全国同类专业网络课程建设的空白。其课程运行7个学期,选课学校达457所,选课人数7万8千余名。参与或主持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编写了9部朝鲜语系列教材。2014年至今,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省级教研项目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

随着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也有很多国内高校向张英美发来邀请函,请她去任教,但都被她婉拒了。她说:“我热爱延边大学的学术氛围和语言环境,我的根在延边大学,我越来越感觉到是延边大学的特色优势成就了我们这些从事朝鲜语言文学教育的老师,所以我要用自己毕生所学回馈母校,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朝鲜语人才。”

教书育人:春风化雨 倾情奉献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描写春雨滋润大地万物的诗句,更像是在歌颂默默耕耘的老师。好的老师总是用满腔的爱来浇灌学生,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让人受益终身。

多年来,张英美一直在带大一新生,对于朝鲜语初学者,张英美负责他们的朝鲜语入门学习。从教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使得她在课堂上每一句话都能切中要点,让初学朝鲜语的学生少走了很多弯路。她善于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质,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性的教学,鼓励赞扬式的方法、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她一边耐心地纠正每个学生的发音,语调。一边提供很多学习朝鲜语的方法,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张英美说:“除了教学生专业知识,我还会给他们讲一些朝鲜族的历史、礼仪和风俗,让他们对这门语言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朝鲜语的学习兴趣。看到学生们从只会发简单的音节到慢慢的能与人会话,我感觉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张英美还十分关心学生们的生活,用心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变化。她回忆道:“教学多年,我每当看到学生的一个眼神,就能猜出他是不是有心事或者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我发觉有位学生因为家境贫困和自身发音条件差,几度想要放弃学业的时候,我心里万分焦急。我见缝插针地与他不断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说服了这位学生,克服困难,帮助他继续完成了学业。目前他就职于国家要职部门。”同时,这位学生非常感激张英美老师当初对自己的鼓励和帮助,让他在困境中走出来。时光飞逝,如今,他的侄子也考上了延边大学,也在朝鲜语专业就读。

“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的领路人,我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是自己孩子一样,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张英美提起她的学生,脸上流露着欣慰和骄傲,眼中满含着温情和温暖……张英美不仅兢兢业业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为他们指点迷津,让他们找到了人生的方向。20年来,张英美风雨兼程,教书育人,潜心科研,踏踏实实扎根于延边大学,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她是一个知恩感恩懂得回报学校,回报社会的优秀人民教师!她也在用坚定不移的信念努力成为地地道道的“延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