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
(工学院供稿)8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中国地震学会地震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延吉市举办。副校长孙俊奇;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党委原书记、研究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晓东,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李营,吉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所长盘晓东,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党组成员孙珂等出席开幕式。孙俊奇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年会既...
202508
(农学院供稿)8月28日上午,副校长朱卫红在党政办公楼2楼会议室会见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康忠贤及海南农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高举廷一行并座谈。朱卫红介绍了延边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及科研优势。她表示,延边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吉林省重点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我校农学院在作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希望...
202508
(校关工委供稿)8月28日上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延边大学关工委、延吉市关工委精心策划、联合举办的“百名老兵长卷进校园”主题展在我校博物馆拉开帷幕。学校党委原副书记、校关工委主任蔡奎龙在开幕式上讲话。他强调,此次展览对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延边是中国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历次革命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延边有16300多名各...
202508
(通讯员 高子愉)8月27日上午,吉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洪彬,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学军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学校在党政办公楼3楼会议室举行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杜锐、副校长孙俊奇、校党委副书记于金欢、副校长张学武出席座谈会。张洪彬对学校办学治校采取的扎实举措和取得的显著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延边大学地处边疆,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发展。一段...
202508
(国际交流合作处供稿)8月22日下午,中国香港中医药专家代表团在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詹华强教授的带领下来访我校。副校长孙俊奇、张学武在党政办公楼3楼会议室会见代表团一行并座谈。会议由副校长张学武主持。孙俊奇代表学校对代表团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和在中医药领域取得的成果及优势。孙俊奇表示,希望以此次访问为契机,延边大学能与香港科技大学中医药研发中心以及其他机构和企业...
202508
(通讯员 高子愉)日前,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教育厅公布2025年度“吉林省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名单,我校金柄珉教授成功入选,成为全省获此殊荣的10位教师之一。金柄珉,男,1951年9月生,中共党员,延边大学原校长、延边大学特聘资深教授,现任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朝鲜韩国文学、中韩文学交流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科学研究。2014年起,退而不休,发挥余热,始终站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
202508
(理学院供稿)日前,由吉林省物理学会主办,我校理学院物理系、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5年吉林省物理学会夏季学术年会在延吉市白山大厦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邹广田教授,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韩宇鸿,我校副校长孙俊奇、王洪福,吉林师范大学原校长杨景海,我校原副校长、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寿,吉林省物理学会理事长邹勃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吉林省物理学会秘书长、吉林大学王...
202508
(通讯员 高子愉)8月22日上午,我校在科学图书馆8楼学术报告厅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动员会暨自评报告解读会。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杜锐在会上讲话,副校长孙俊奇主持会议,副校长朱卫红解读自评报告。杜锐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他对此次迎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思想上再重视。要明确审核评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动事业高质量发...
202508
(《东疆学刊》编辑部供稿)近日,我校《东疆学刊》编辑部收到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收录证书。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集刊)遴选办法》,《东疆学刊》再次入选为CSSCI(2025-2026)扩展版来源期刊。《东疆学刊》1984年创刊、1989年正式发行,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延边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7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地区高校文科学报六家名刊之一;2008年至今,连续入选中国...
202508
(教务处供稿)8月15日至19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于山东大学举办。作为国内医学领域极具权威性与国际影响力的顶尖赛事,本次总决赛汇聚了国内外众多高校精英团队,我校参赛团队凭借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与创新能力,在激烈比拼中表现卓越,最终斩获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3项,为学校赢得荣誉。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是全国基础医学教育领域影响力最大的...